【“齿”道匠心 “博”展华章】吕天竹专访 | 行胜于言,脚踏实地走好“口腔医学”路

日期:2023-10-13       编辑:宣传科 姜文文

 

简单的做一个眼里有光、手中有气、心中有温暖、心生敬畏的中华文明继承人和传播者。

——吕天竹

吕天竹,口腔医学博士、讲师,1990年6月出生,2016年4月毕业于菲律宾西北学会大学,2017年5月至今工作于贵州医科大学/医学院头颈癌症分子研究重点实验室。发表SCI文章5篇,获实用型专利4项。主持及参与国家级、省市级课题4项。

她说:“只有不断提升自己,精神世界才会充实丰盈,眼界才会愈加开阔。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,更是对患者负责”。她就是今天专栏主角——吕天竹。

小 编:听说您在菲律宾西北学会大学就读口腔医学博士期间,曾担任过菲律宾马尼拉市国际教育集团汉语老师,请问为什么会跨专业任职呢?能否与大家分享下这段经历?

吕天竹:我的一个好朋友,是法国的中医,在里昂附近的乡村有一处十四世纪的古堡庄园,古堡的厨房很温暖,她很喜欢在那里与朋友们讨论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欧洲草药。受他的启发,我开始学着教大家易经,教学相长,那段时间我也学会了很多,思考了很多。我认为语言不仅仅是用来思考和分析的,语言其实更像“信息包”,它里边有信息、有能量、有老师的心意和感受,是超乎语言、科学、民族、国家的,就像东方和西方不是绝对一分为二的,他们都有物质、逻辑、心灵,只是知识在不同的时代、不同的地区,人们的视角和关注点不完全相同而已。

 能否讲述下您在菲律宾达古潘市社区实习的经历,这些经历对您的工作有哪些帮助?

吕天竹:古人说“致广大而尽精微”。知和行同样重要,避免做书呆子。

在这段经历中,除了广泛学习和与社会接触,开阔眼界也是一种触类旁通。很多学科都存在于生活中,源于真实的感悟,是由长期观察和实践而来,需要我们亲自去体验其中的滋味。在这个过程中,心智得以发展和成熟,学习自然就会深入浅出,事半功倍。

 编:请问您是哪一年来到贵医口腔的?聊聊您对贵医口腔的初印象?

吕天竹:我是2017年贵医口腔开业的那一年来的。医院是新成立的,我也是新来的,两者间有着陌生又熟悉的感觉。心里想着,不忘初心,我将与贵医口腔在不同的维度共同成长,看似无所交集,却又盘根错节。

 编:据了解,您的座右铭是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为什么以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呢?

吕天竹:我认为圣人是一生都在研究自己、检查自己的,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,向圣人学习,就要在看似简单的地方多下功夫。

 编:您带领的课题“牙齿矿化不全的形成机制”,目前有何最新研究进展?是否应用于临床诊疗工作中?

吕天竹:在中国古代,病叫做“失常”,病因叫“失节”或“失势”。健康就是“常”,“常”是与自己、与自然、与社会、与这个大千世界处在相对和谐的关系中,要跟着自然节奏走,这是最重要的一点。

天气、季节,甚至气候变化都跟百姓的健康息息相关。因此,我想将人文、地理、气候、季节融合到一起去阐释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机制。目前已在黔南部分地区调查流行病学千余份,希望我们能够利用这份数据找到背后的大规律,未来能更好地服务贵州地区人民,为他们的健康增添一丝薄力。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