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“齿”道匠心 “博”展华章】宋具昆专访 | 每一次挑战和困难都是成长的机会

日期:2023-12-29       编辑:宣传科 唐玲

“不断学习,不断进步。”

-宋具昆

宋具昆,博士,主任医师,硕士研究生导师,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。

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17年,擅长各类牙的微创拔除、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手术及口腔颌面部肿瘤、骨折外伤、唇腭裂的序列治疗。

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30篇,主持贵州省科技厅项目1项,获得贵州省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(排名第二)。

他一直坚信持续的自我提升是成功的关键,不断积累知识、培养技能,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的各种挑战,实现目标,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。他就是今天的专栏主角——宋具昆。

小 编:近五年您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文章30篇,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,您是否有什么小技巧,可以跟大家分享下吗?

宋具昆:想在科研领域取得成绩,需要策略和坚持。

一是明确研究方向:选择一个你真正感兴趣的研究方向,确保在研究过程中保持热情和动力。

二是深入文献调研:深入理解你的研究领域,包括最新的研究动态和主流理论,有助于确定研究的创新点和价值。

三是高效的团队合作:建立一个技能互补的团队,成员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是推进研究项目的关键。

四是持续的学术交流: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,与其他研究人员交流思想,可以开阔视野,也有助于建立专业网络。

五是严谨的学术写作:论文质量至关重要,清晰、逻辑性强的写作和充分的数据支持可以提高论文被接受的概率。

六是时间管理和规划:合理安排研究、写作和审稿的时间,保证每一步都有足够的关注和努力。

七是面对挑战的态度:科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挑战和失败,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态度,从挫折中学习并持续前进。

最后,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是不断前进的驱动力。

小 编:您在贵医口腔工作的这段时间里,有哪些收获?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难忘的事?

宋具昆:在贵医口腔工作以来,在与经验丰富的同事们合作交流中,我不仅收获了宝贵的专业知识与技能,也收获了深深地同事情谊,还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与患者沟通,这些都是我成长的催化剂。

我记得有次为一名年轻患者进行复杂的口腔手术时,遇到了许多不可预见的困难,但通过团队的努力和密切合作,最终顺利完成了手术,并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赞扬。这次经历不仅使我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技能,也深刻明白了医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,让我更加热爱我的职业,坚定了继续在口腔医学领域深耕细作的决心。

小 编:作为贵医口腔颌面外科技术骨干,您在学科发展上,有哪些新构思和新想法?

宋具昆:我就自己的一些构思和想法,和大家作交流。

一是跨学科合作:推动与其他医疗领域如耳鼻喉科、神经外科的合作,实现资源共享和知识交流。这样的跨学科合作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全面的治疗方案,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。

二是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:积极探索3D打印、虚拟现实(VR)和人工智能(AI)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。利用这些先进技术进行术前规划、模拟手术和定制植入物,可以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。

三是鼓励科研创新,致力于最新材料和技术的研究。例如,生物材料在口腔组织工程中的应用、新型药物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开发等。

四是教育和培训:要建立更加系统的教育和培训项目,不仅针对新进医生,也适用于资深医生的持续教育。通过举办工作坊、研讨会和国际交流,提升团队的整体专业水平。

五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: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,提供个性化治疗计划,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,确保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。

将这些想法和构思应用于实践中,不仅可以推动科室的技术进步,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,最终促进整个学科的发展。

小 编:作为研究生科研管理科副科长,您认为如何开展研究才能更好满足临床需求?能否给后辈提点意见建议?

宋具昆:我认为做好临床研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内容。

一是紧密联系临床实践:研究应针对临床中的实际问题,尤其是那些未得到充分解决的关键问题。

二是跨学科协作:鼓励跨学科合作,利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,以创新的视角解决临床难题。

三是临床经验的整合:邀请临床医生参与研究,利用他们的经验来指导研究方向,确保研究能够顺利推进,并在实践中应用。

四是持续更新知识体系:鼓励后辈持续更新医学知识和科研技能,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技术进展。

五是实证基础和数据分析:强调实证研究的重要性,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以支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。

六是成果转化:关注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,确保科研工作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,真正改善患者的治疗和康复。

这样,研究不仅是理论上的探索,更重要是解决临床问题,要能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做出贡献。

Baidu
sogou